首页 > 党建 > 时代先锋 正文

以创新为魂 以产业报国

——记“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获得者李想
稿件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7期 作者:本刊记者 胡亦茹 发布时间: 2025-09-05 | 打印 | 字号:TT

  “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对‘产业报国’初心的再鞭策。”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力传动)董事长李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7月29日,在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上,李想等100名同志荣获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硕士到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者、从投资行业跨界者到制造企业掌舵人,李想始终用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诠释着当代民营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

  勇挑重担

  2003年,威力传动成立时,就确定了以风电减速器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当时在国内,风电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必然趋势。”李想回忆道。

  2016年,国家能源局在《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促进技术自主创新;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中,明确了“面向深远海的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关键部件设计研发”,由此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锚定向10MW级迈进的目标。但这个级别的关键部件偏航和变桨减速器市场长期被德国、瑞士的企业垄断。“国外供应商不仅漫天要价,还限制我们升级改造。”为了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2018年还在公司管理层任职的李想主动请缨,牵头启动10MW海上风电减速器的研发。他将做投资时的“风险对冲”思维应用于产品研发,将研发拆成12个小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检验标准。

  2019年,李想担任威力传动总经理,他的角色也从管理者、参与者转变为决策者。为了实现技术突破,李想提出解决方案:反向研发破解技术原理,借鉴航天领域的材料技术,建测试平台验证成果,“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破技术封锁、实现自主生产”。

  2020年7月12日是威力传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当时我国自主研发并投入运行的单机容量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威力传动攻克了深远海大型风机偏航、变桨系统关键核心部件研制瓶颈,为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量身打造了12个偏航驱动和6个变桨减速器,不仅填补了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的空白,也让大国重器贴上了“宁夏制造”的标签。

  2021年春天,研发进入冲刺阶段。威力传动团队发现齿轮箱热处理工艺始终达不到要求,国外专家曾断言“中国至少5年内突破不了”这项工艺。当时,有人建议采购国外现成工艺方案,这虽能节省时间,但要支付高额专利费。李想提出“技术、质量、创新”三不妥协的发展理念。他带领团队在车间值守三天三夜,对比了100多组实验数据,发现传统油浴淬火存在局限后,他突然想到,“航空领域的真空淬火说不定能行”。李想马上联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联合攻关,最终取得重大突破。这项突破性成果实现了齿轮寿命比国际标准延长20%,研发成本下降了三成。

  2022年,威力传动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0MW海上风电减速器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核心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创新跨越

  2023年,威力传动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宁夏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2024年11月,李想正式接任董事长。他提出,一方面保留车间老师傅们“工匠精神”的传承机制;另一方面设立创新容错基金,建立了专利积分制,鼓励年轻工程师大胆创新。正是这种守正创新的智慧,让威力传动既有制造业企业的扎实底子,又充满了创新活力。威力传动自成立以来累计取得专利超过200项,建成了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实验室;提出“技术折旧”这个新概念,李想说服股东接受“短期成本高一点,换长期技术优势”的思路。目前,威力传动生产的10MW海上风电机组减速器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35%,创造营收超15亿元。在海外市场,威力传动采用差异化策略,2024年企业海外营收同比增长67%,为中国高端装备“出海”树立了标杆。

  技术突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等新业务的同时,李想推行生产端的智能化革新。威力传动采用“东西协同”模式拓展这一领域,上海团队专注算法迭代和原型开发,宁夏基地负责工艺落地和量产。2024年威力传动研发的扁线电机最高效率突破97%,被多家新能源车企纳入供应链。目前,威力传动共有员工1600人,上海研发中心有员工50人,银川研发基地有员工150人,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8%。威力传动建设了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每年节省成本超5000万元,成为西门子等国际企业的智能制造对标案例。

  作为新能源装备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威力传动牵头成立宁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协同格局,带动宁夏当地20余家配套企业升级改造,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情牵社会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领头人,李想在带领企业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同时,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公民”的责任担当,让这份初心在公益事业中充分体现。

  在乡村振兴领域,威力传动在吴忠市红寺堡区援建“光伏+枸杞”智慧农业示范园,采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枸杞产量,实现亩均增产30%、节水50%。目前已建成8个类似示范园,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带动500多户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元。

  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李想带队住在厂区,协调供应链企业“点对点”运输,确保海上风电项目交付不受影响,同时向社区捐赠价值500万元的防疫物资,组织志愿者参与流调工作。威力传动被银川市政府评为“抗疫保供先进单位”。

  2025年,威力传动进一步加大社会捐助力度,联合银川市西夏区政府设立专项助学基金,为困境儿童提供资助。

  责任编辑:汪晓慧


>>><<<
【作者】:本刊记者 胡亦茹
【来源】:《共产党人》2025年第17期